結合一例早年依戀受損的個案淺談家庭環境對依戀與人格發展的影響
曲慧東(東北大學,沈陽)
摘要:孩子出生的頭三年,父母建立起安全基地是最主要的使命。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依戀行為和人格發展。來訪者小A早年依戀受損,出生后被寄養在親戚家中,長期受到父母的忽視,與弟弟的養育過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結合小A的成長歷程,嘗試將家庭環境對她的依戀與人格發展進行梳理,逐步建立起與咨詢師的安全的依戀關系,陪伴她重新開始安心地探索內在和外在的世界。
關鍵詞:安全基地 依戀 人格發展
約翰·鮑爾比說,影響每個個體人格發展的主要變量之一是依戀行為的發展路徑。這種發展路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個體在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被父母對待的方式決定的。個體與父母相處的經歷對人格發展的影響是通過他們對個體如何構建自己的世界以及個體期望依戀對象如何對待自己的影響實現的。[1]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否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決定了一個孩子能否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來訪者小A是一個大三女生,來訪時自述雖然學習成績始終是年級第一,但對學習和生活都沒有興趣,情緒經常處于低落狀態,沒有存在感。在咨詢中,了解到小A出生在村鎮,出生后不久媽媽再次懷孕,為了躲避計劃生育的罰款政策,父親給小A的年齡報大了一歲,并送到姑姑家撫養。在姑姑家,小A經??摁[,姥姥便將小A接到自己家。姥姥家在農村,父母家在鎮上,相距三、四十公里,小A不能經常見到父母。姥姥和姥爺對小A照顧有加,在小A的回憶里,與姥姥在一起的畫面是溫暖的,現在回到姥姥家時還會情不自禁的流淚,而小A無論在父母面前還是獨處時,都很少哭泣。小A不記得何時被接回到父母身邊的,小A聽母親說,由于媽媽要給弟弟喂奶,所以沒有精力照顧她,大部分時間都是爸爸抱著她,小A對此沒有記憶,與父親之間的感受更多是疏離。小A姥姥、姥爺不久也搬到鎮上開店鋪,由于小A二舅舅有精神問題,和小A姥姥一家同住,不許其他人到他家里住,小A小時候很怕二舅舅,雖然想去姥姥家,但是也不能經常去,現在去姥姥家雖然不怕了,但是也只是坐一坐、吃頓飯而已。在小A幼年成長過程中,被送到親戚家寄養、送到外婆家撫養,即使回到父母家也得不到媽媽的親自照顧,更多感受到的是來自父母的忽略,雖然與姥姥有較好的依戀關系,但是她和父母的依戀關系是有問題的。
小A記得在幼兒園期間,被小朋友欺負時,她都是立即順從對方的要求,沒有想過反抗或者告狀。鮑爾比認為,即使在兒童受到嚴重傷害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尋求任何安慰。因此,那些通常會激活依戀行為的信號便消失了。這些信號因為某種原因無法觸及負責依戀行為的行為系統,他們被屏蔽了。[1]對于一個兒童來說,當感到痛苦的時候,本應很自然地走向那個他所熟知的人,但在小A的支持系統里,父母把關注更多放在弟弟身上,于她是缺席的,在姥姥那里也無法獲得穩定的支持,于是當她遭遇欺凌時,啟動了防御機制來壓抑自己的憤怒,在防御中,將自己孤立起來,保持不受傷害的狀態,更無力表達出憤怒。這種防御的極端表現使這個孩子永遠都不會有創傷感,同時也再也無法感到受到依賴和脆弱感,反而依附于過去的焦慮感而生活。[2]小A高三時班級中出現霸凌現象,雖然她沒有參與其中,但也因此被寢室同學孤立。小A嘗試向母親求助,希望能搬到校外讓母親租房陪讀,母親當時遲疑的態度,讓她決定不再給家里添麻煩。但第二年弟弟高考以及隨后復讀期間,母親陪讀弟弟兩年,小A雖然在理智上理解,但內心是不平衡的。鮑爾比說,那些兒童(后來長大成為成人)害怕被自己所依戀的人拒絕,害怕隨之而來的痛苦、焦慮和憤怒,因此他們害怕自己依戀于任何人。這使得他們不敢表達自己想要得到一段親密而互信的關系以及得到關懷以及安撫和愛戀的欲望。[1] 在與咨詢師的工作中,小A害怕依戀于任何人的情況也有體現,在第三次來訪時,小A說從早上起床就開始猶豫是否還要繼續咨詢,每個人都會有不好的情緒,而自己卻來做咨詢,會不會很矯情。同時她也十分在意在咨詢師面前的表現,希望自己看起來更有價值。小A將她對進入一段關系的恐懼帶進了咨詢之中,這即是咨詢中的阻抗。
鮑爾比認為,父親對孩子在成年期形成安全、穩定、具有探索性、和諧以及流暢的依戀傾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足夠好的父親幫助孩子發展出清晰的思維,以及處理負性情緒的能力。……和母親一樣,父親也需要對孩子保持敏感,但在形式上表現為表揚、鼓勵孩子,對孩子總是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1]然而小A的父親在她面前經常表達的是“你不行”。小A記得三年級時有一次遇到一個學習上的問題,于是求助當小學教師的父親,在講了兩遍之后發現小A仍沒理解,父親開始惡語相向,從此小A下定決心不再提問,有困難就自己解決,認為求助是可恥的,是證明自己沒有能力的,并因此泛化到所有老師都是不可信任的。在爸爸的觀念里始終認為女孩沒有男孩聰明,在小A上小學時,經常當著小A的面表達女孩上初中以后學習就不行了;小A上初中時,每次都考第一名,小A父親仍會說現在行以后就不行了;小A上了高中,學校的高壓管理一度不適應,小A父親說考個二本就行,這個評價對小A來說是父親給與過的最大肯定。
從小到大,小A始終在用取得好成績來將自己包裝成一個優秀的人,希望能獲得父母青睞的目光與關愛,她十分渴望家庭的溫暖,但家人對她的態度大多是冷漠的,每當母親在別人面前炫耀她的成績時,她會擔心下一次失敗從而壓力更大。小A自述學習從不是她感興趣的事情,取得好成績只是獲取父母注意的手段。初中時小A考過唯一的一次第四名,那次她在一家人吃飯時說了成績,傷心的哭了。她非??释改改苷f一句沒關系或者給一句鼓勵的話,父母未及一言的態度讓她更加傷心。父母的態度讓她再次堅定只能考第一名,不能再讓這樣哭泣時得不到安慰的事情發生。鮑爾比說,如果他得不到“共情性”的對待,那么與父母保持距離的時間可能會持續很久。[1]小A處于困境中卻沒有獲得父母的回應,再加上多次被父母拒絕的經歷,盡管她也渴望得到愛和照顧,但始終是懷疑和沒有信心的。
小A的早年成長經歷使小A形成了回避型依戀模式,不相信自己在尋求父母照顧的時候會得到有效回應,反而認為自己會被無情地拒絕,因此在大多數時候小A都嘗試在情感方面自給自足。而小A父母在對待她和弟弟的態度上也確實沒有給予小A足夠的抱持和容納的態度,很少對小A發出的信號敏感地做出反應,這使小A對自己存在的價值產生懷疑。小A曾抱怨過父母不經過她的同意就給她生命,對于未來結婚、生子亦是拒絕的態度。阿德勒認為,在出生后頭幾年的經驗對人成年后人格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個體早期的生活風格在4、5歲左右形成,并且終身穩定??梢?,完全正常的人格發展有賴于是否在生活的最初幾年與撫養者建立親密的關系。小A長期受到父母的忽視,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低價值感的個性品質,不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渴望愛又不懂得如何去愛。
Brain Feldman說過,與依戀關系受損的個案工作時,最基本的任務是建立安全基地,讓來訪者可以不受侵入地、被接納地在里面進行工作。目前咨詢師與小A已工作五次,逐漸建立起安全、友好、寬容而穩定的環境是當前工作的關鍵。在第三次工作中遭遇來訪者的阻抗時,咨詢師能站在來訪者的立場看問題,意識到這種拒絕可能源于來訪者在童年時期尋求安慰和幫助被拒絕的經歷,并且意識到來訪者產生了沒有價值就得不到咨詢師重視的擔憂。咨詢師及時給予來訪者足夠的理解與共情,逐漸與來訪者發展出安全的依戀關系,幫助來訪者去探索內在和外在的世界。
從榮格心理學角度理解依戀關系,更多是從反移情的角度。個案對2歲之前發生的創傷經歷沒法用語言來描述,或者用象征的方式表達,因為前語言期的經歷更多是身體的感受,比如蜷縮或者發抖,是次級皮膚的反應,只能用反移情的方式來感受,內在的感受是很好理解來訪者的線索和資源。在建立安全基地的過程中,不過多去評價、侵入這樣的空間,從關系中來理解來訪者的情緒發展。就像在沙盤工作中,給來訪者提供安全受保護的空間一樣,放慢腳步,給來訪者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參考文獻
[1]約翰·鮑爾比.安全基地:依戀關系與起源[M].余萍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017.
[2]唐納德·W·溫尼科特.涂鴉與夢境:兒童精神病學中的治療性咨詢[M].李真等,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等級:B良好
文章梳理了依戀理論發展脈絡,且能結合了臨床案例去談家庭環境對依戀和人格發展的影響。文章結構完整,思路清晰,立論嚴謹。